本文所分享的是: “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阅读答案 归类于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的考点知识,下面是详细内容。
文言文阅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③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
1.下面对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今共谈(一起谈论)
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江南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衬___________;从时间上看,既有___________之景,又有___________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___________”,换为四字短语应是___________。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观相似,那就是“锦鳞游泳”,这里的“鳞”意思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静;动;动;静;晓雾;夕日
3.描绘群鸟欢叫的和悦画面,“乱鸣”以动衬静,突出江南山水的清丽自然。
4.“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5.鱼
与“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阅读答案 的经典一题
精: 题目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 未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⑴互相轩 邈 ⑵泉水激石, 泠泠 作响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4:【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文“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2分) 小题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
最佳解答:
小题1: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小题1:C 小题1: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 小题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小题1:【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或婉言相劝朋友,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C中二者都是“飞奔的马”。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找出二者写景的相同点,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比较二者的思想主题,说出不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