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分享的是: 漂流长江第一人 阅读答案 归类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的考点知识,下面是详细内容。
漂流长江第一人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百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约,嘿……”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a)地驾驭着橡皮船,在(b)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波激浪涌,历经沧桑的万里长江,在中华大地上奔流着四千万年了,它同古老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c)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孙。人们感谢长江,人们敬畏长江,人们歌颂长江……然而,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斗胆直下漂过长江。长江是龙,是猛兽,时疾时徐,洋洋洒洒6380千米;恶浪惊天,飞奔突泄,落差5400米。深峡陡峻,暗礁密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壮哉!危哉!难怪有人谈“江”色变。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乘龙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桨破飞浪,舟碾激流,竟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了。
此乃何许人也,敢冒此天险?敢破万古纪录?
他的名字叫尧茂书。
1.第一段和第二段中(a)、(b)、(c)空格处原有的词语应是()
A.(a)镇定自若(b)奔腾汹涌(c)抚养
B.(a)全神贯注(b)奔腾咆哮(c)抚育
C.(a)镇定自若(b)奔腾咆哮(c)哺乳
D.(a)全神贯注(b)奔腾汹涌(c)哺乳
2.尧茂书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橡皮船上写上“龙的传人号”几个大字?
3.第一段最后的省略号似乎在暗示,“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的原因除了“……的回声”和“号子”还有别的什么。这别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说吗?
4.“一叶轻舟”中的量词“叶”十分形象生动,它好在哪里?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形象生动的量词吗?(如“一峰骆驼”)
5.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6.尧茂书在精神品德上同《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
1.C
2.他是为了表明漂流长江的壮举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了“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3.因为尧茂书的长江漂流是炎黄子孙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他的漂流场景就显得特别有气势,给人以“千帆竞发”的感觉。
4.“叶”这个量词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橡皮船在汹涌激荡的大江上实在是太轻太小,从而衬托出了尧茂书的大无畏精神。举例:一眼井、一尾鱼、一口猪、一头大蒜、一羽信鸽。
5.议论,以长江之凶险反衬尧茂书勇于探索、为民族增光的高尚精神。
6.他们都勇于探索自然奥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民族和国家荣誉为重。
与漂流长江第一人 阅读答案 的经典一题
精: 题目 漂流长江第一人阅读答案最佳解答: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百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约,嘿……”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a)地驾驭着橡皮船,在(b)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波激浪涌,历经沧桑的万里长江,在中华大地上奔流着四千万年了,它同古老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c)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孙.人们感谢长江,人们敬畏长江,人们歌颂长江……然而,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斗胆直下漂过长江.长江是龙,是猛兽,时疾时徐,洋洋洒洒6380千米;恶浪惊天,飞奔突泄,落差5400米.深峡陡峻,暗礁密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壮哉!危哉!难怪有人谈“江”色变.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乘龙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桨破飞浪,舟碾激流,竟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了.
此乃何许人也,敢冒此天险?敢破万古纪录?
他的名字叫尧茂书.(《漂流长江第一人》郭正刚)
9.第一段和第二段中(a)、(b)、(c)空格处原有的词语应是( )
A.(a)镇定自若 (b)奔腾汹涌 (c)抚养
B.(a)全神贯注 (b)奔腾咆哮 (c)抚育
C.(a)镇定自若 (b)奔腾咆哮 (c)哺乳
D.(a)全神贯注 (b)奔腾汹涌 (c)哺乳
10.尧茂书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橡皮船上写上“龙的传人号”几个大字?
11.第一段最后的省略号似乎在暗示,“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的原因除了“……的回声”和“号子”还有别的什么.这别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说吗?
12.“一叶轻舟”中的量词“叶”十分形象生动,它好在哪里?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形象生动的量词吗?(如“一峰骆驼”)
13.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14.尧茂书在精神品德上同《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9.C 10.他是为了表明漂流长江的壮举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了“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11.因为尧茂书的长江漂流是炎黄子孙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他的漂流场景就显得特别有气势,给人以“千帆竞发”的感觉.12.“叶”这个量词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橡皮船在汹涌激荡的大江上实在是太轻太小,从而衬托出了尧茂书的大无畏精神.举例:一眼井、一尾鱼、一口猪、一头大蒜、一羽信鸽.13.议论,以长江之凶险反衬尧茂书勇于探索、为民族增光的高尚精神.14.他们都勇于探索自然奥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民族和国家荣誉为重.
与漂流长江第一人 阅读答案 的相似考点[共5道题]
1
题目
漂流长江第一人主要事迹
[优质解答]
尧茂书
尧茂书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长江支流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宛若三条白练在乐山交汇,著名的乐山大佛就矗立在波澜壮阔的三江合流处.沿岷江南下不足200米便能与长江相会.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和郭沫若.丰腴的泥土、优美的景色和悠久淳厚的历史文化风情培育了他,使他从小就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纯净心灵.茂书生长在长江边,自幼喜欢在激流中追波逐浪,对长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加深,他对长江的认识步步深化.他感到人们对长江了解得太少,他总想为长江做点什么……
1979年,尧茂书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日本著名探险家植村直己只身探险北极和漂流亚马孙河的报道后,对这位探险家的那种冒险开拓的勇敢精神钦佩不已.就在这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漂流长江,探索长江!
尧茂书漂流长江的决心下定了.他马上投入到漂流的准备工作中:掌握有关长江各段的地质、水文、气候、风土人情的资料.翻阅、研究了上百本有关长江和长江流域的书籍、地方志.他多次去长江沿途徒步考察,了解水情,适应气候,确定漂流路线,筹建接应站……
1985年春节的前夕,他再次来到云南金沙江,准备对世界闻名的大峡谷虎跳峡进行试漂.他艰难地爬上玉龙雪山和哈马雪山,对整个峡谷进行观察了解,选定漂行的路线,然后在虎跳峡的最窄处,拦江拴上一根尼龙绳,然后开始下漂.虎跳峡长12千米,坡陡浪急,暗礁密布,浪花有五米多高,落差极大,连续有几个陡坎、大跌水.皮筏飞流直下,左冲右撞,尧茂书拼命划桨也无济于事,船冲向一个大礁石翻了,幸亏凭着一身好水性和一根大浮木,才算保住了性命.这次虽然遇险,但他对虎跳峡的水情有了了解,知道该怎样对付它.
他的详细计划渐渐成熟了.他决定于1985年8月中旬到达长江源头,开始万里长江的漂流探险.
就在尧茂书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准备漂流长江的时候,他从有关部门听到了美国探险家沃伦·肯要在1985年8月来中国考察长江的确切消息.他真急了,“在中华大地上奔腾了千年万年的长江,竟要由别国的人先来征服?不,不能!”再说他已经做了长达六年的准备,他也不愿使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他心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念头:“我应该走在外国人的前面!”他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四个大字:“提前行动!”
1985年6月12日10时,尧茂书和他的哥哥尧茂江,在藏族同胞的帮助下,穿过布满沼泽的草甸,越过雪峰山岗,在万里无人的高寒区行进五日五夜,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万里长江的源头.6月20日下午4点多钟,茂书将两边写着“龙的传人号”五个大字的橡皮船推下了水.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了.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朴实而勇敢的青年,一位深深爱着祖国、爱着长江的人民的儿子,开始了他震惊世界的漂流长江的创举.
茂书坐在船上,用双手掬起一捧长江源头清冷的江水喝下去,然后操起双桨.他故意用力拍击水,溅起一团团好看的浪花……这便是尧茂书“自费”漂流万里长江的下水仪式.
橡皮船缓缓漂动了.茂书弟兄俩仔细地分辨着水流,日夜轮换着向前划行.
第二天上午他们到达一个名叫桑地的峡谷,水大起来.江水在此转了一个弯,扭头向东流去.茂书下船拍摄,他对茂江说:“这里应该是长江第一湾.”下午,他们漂行到一座石头山.山上有许多嶙峋怪石,石和草都是黄色的.茂书不听哥哥的劝阻,坚持要上山去拍摄,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拍头儿.不会有大问题的.”茂书上岸拍摄,不一会儿,在船上放哨的茂江就发现在离茂书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一只棕熊,吓得茂江大叫起来.当茂书发现棕熊时,熊已离他很近了,他拿起摄影机便跑,等他上了船,划到江心,熊离他们只有十几米了,站在岸边不住地对他们狂叫,把茂江吓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三天两夜的漂流,行程375千米,他们在23日中午到达了长江源头地区的第一个小村镇沱沱河沿,完成了漂流计划的第一阶段.
24日,哥哥尧茂江的假期已满,弟兄俩在江边拥抱着,洒泪相别.
7月2日,尧茂书再次下水,独自一个向长江通天河段行进.
他划船驶过通天河大桥,行不多远,下起雨来,久久不停.他冒雨前进,浑身湿透了.通天河水浅滩多,又是顶风冒雨,划船相当吃力,不时还要下水拖船而行,速度缓慢.为加快船速,他驾舟在急流中行驶.几天中,他连闯几个小峡谷,翻过波浪,顺利地漂下来.
7月6日,他在途中休息后,又划船前进.转过一个弯,忽闻前面水声大吼,但见白浪滔天.茂书急忙将救生衣系好.此时,橡皮船已陷入陡浪跳波,如离弦之箭,冲向峡口的惊天骇浪.茂书奋力划桨,越过波峰,又陷入浪谷,只觉得疾风掠耳,头晕目眩,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冲过去.一个几米高的大浪铺天盖地般向船首劈来,橡皮船被大浪吞没了,一会儿又从浪里钻了出来,茂书借着大浪的余势,迅速划动双桨,终于冲出了峡口.
下午,继续漂流,他又设法闯过了烟障挂峡谷.山谷渐渐开阔,两岸山青树茂,绿草茵茵,岸边野生动物很多,有羚羊、野驴和白唇鹿.茂书拿起摄影机拍摄.白唇鹿不怕人,有的竟在岸上追船相送……
7月7日晚,他宿在江中的一个小洲上,前几夜的阴风苦雨,衣、被全被打湿了,还要受到熊瞎子和狼的袭击.他常常是手持藏刀,用手电光和点燃的鞭炮声驱吓野兽.寂寞的黑夜中,熊吼狼嚎,使他心惊肉跳,彻夜不眠.而今夜,繁星满天,明月格外皎好,四面深阔的江水又隔绝了野兽的骚扰.在广阔无际的苍穹下,空旷荒寂的田野中,江水粼粼,泛着星光,多么难得的一个平静的夜呀!茂书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热切盼望他平安消息的亲人.
几天来,茂书漂流经过的地方,都是无人区.这天黄昏,始见藏民.河岸、山坡、陡崖上的藏民,在朦胧的暮色中,看到长江上游漂下一只红船,一个人身穿红色救生衣,头戴金色的帽罩,脸前挡着黑色防浪板,不知是何物,以为是活佛转世,江神下凡了.于是纷纷往茂书的船上扔糌粑、牛羊肉,还不住地向江中磕头.搞得尧茂书不知所措.
7月10日,他漂到七渡口.七渡口以下便是通天河的下游了.江岸山峰并拢,江中峡谷险滩甚多,水势更大.茂书的漂流更加危险和艰难了.
7月16日下午4时,茂书终于闯过了通天河,胜利完成了长江上段人迹罕至、气候极为恶劣的1187千米的航程,到达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直门达.
7月23日上午10点47分,尧茂书告别了直门达,驶入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
这一天,尧茂书闯过了十几个激流峡谷险滩,晚上8时收船上岸,宿在一山崖上.临睡前,他写下了最后一天的漂流日记.
茂书终于闯进金沙江了.金沙江是尧茂书整个漂流的重点.在上游1300多千米的漂流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过险滩的经验.他怀着百倍的信心、强烈的拼搏渴望,要到虎跳峡这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中去击水搏浪,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的非凡智慧和勇敢……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7月24日,我们的漂流勇士尧茂书,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峡时,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第一位乘龙的英雄,中华民族又一位忠诚勇敢的儿子,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龙”的骄傲,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尧茂书离开我们去了,他在万里长江中找到了他的归宿.他就像万里长江冰川源头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汇进千流百川,变为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冲向大海,冲向世界……
2 题目 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人和漂流长江第一人
[优质解答]
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人: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诺盖伊;
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 ,不过中途触礁身亡.
3
题目
漂流长江第一人 读后感郭正刚写的 400字左后
[优质解答]
“尧茂书是谁?”今天的青年,已经很少知道这位当年首漂长江、震动中国的风云人物.
尧茂书本是一介书生,32岁,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四川乐山人.摄影职业为他提供了“行万里路”的机会.
1985年,传来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年近花甲的肯·沃伦将于1985年8月率领一个10人探险队来华漂流长江的消息.这促使早在1979年便萌发漂流长江念头的尧茂书决定要先于美国人漂流长江.他说:“漂流长江的先锋应该是中国人!征服中国第一大河的第一人,应该是炎黄子孙!”尧茂书毅然决定提前实施漂流长江计划.
3月底他自费取道兰州、西宁,过青海湖,越柴达木盆地,经西藏翻过唐古拉山,6月上旬赶到长江源头.
30岁的尧茂书此前曾几次去长江源头的沱沱河、险恶的虎跳峡等处勘察水情、收集资料,并请教在1981年徒步考察黄河的杨联康,还用简筏在金沙江中段前后试漂十多次.
1985年5月31日,尧茂书和三哥带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艇和大批行装乘火车抵达青海省会西宁,然后乘汽车、马和牦牛在高原奔波11天,于6月11日到达长江发源地———格拉丹冬雪山脚下,踏着松泡的雪,爬上冰川,把我国五星红旗和西南交大校旗插在冰川上,用摄影机摄下了这不同寻常的镜头.对长江源头冰川进行几天考察后,尧茂书兄弟乘“龙的传人”号橡皮艇,计划用100天左右的时间,漂到长江尽头.
300公里的沱沱河漂完,尧茂书哥哥假期已满,带着第一批成果———18本彩色电视胶片和几十个胶卷,告别了茂书.
茂书随后独自驾艇继续向通天河漂去.7月16日到达川、藏、青三省区交界处的直门达.7月23日离开直门达向更加险恶的金沙江漂去.7月24日下午,他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身亡.
尧茂书的行动揭开了长江漂流的第一页,并掀起了一股漂流长江的热潮,也唤起了当代中国民间环境意识的觉醒.
4 题目 漂流长江的第一人是谁4
[优质解答]
尧茂书 不过中途触礁身亡.
5 题目 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人和漂流长江第一人是谁
[优质解答]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诺盖伊,第一次登顶珠峰.
1960年5月25日,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三名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顶珠峰.
1985年7月24日,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尧茂书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身亡.
1986年6月至11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漂流长江,人类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长江.这次举世无双的漂流以轰轰烈烈开始,悲壮而终,加上尧茂书,“长漂”共有11人遇难.
希望对你有帮助.